胆石症,您了解吗?

胆石症,您了解吗?

胆结石在全世界范围内已经成为常见病和多发病,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,包括胆囊结石、肝外胆管结石、肝内胆管结石,可引发急性胆囊炎、急性胆管炎、胆石性胰腺炎,处理不当还可危及生命,并可伴发慢性胆囊炎、诱发胆囊癌。为什么会得胆石病?目前没有确切的说法,形成胆石病的原因有很多,它与饮食、环境、个人身体素质等多种因素相关。

胆结石典型临床表现

典型的胆绞痛是右上腹痉挛性的疼痛,向右肩背部放射,持续几分钟到十几分钟,大多可自行缓解。如果胆囊梗阻不能解除,腹痛会持续,并且阵发性加重,还可继发细菌感染、胆道化脓性感染,此时患者会出现发热、巩膜或皮肤黄染等急性胆囊炎、胆管炎的表现。慢性过程则多出现脘腹胀闷,嗳气恶心、厌食油腻及大便不调等症状。

结石治疗

胆囊良性疾病外科治疗的专家共识(2021版)指出:长期以来,对于无症状的胆囊结石是否需行手术切除,一直存有争议。既往版本的国内外指南与共识对于有症状的胆囊结石建议手术切除,但对于无症状的胆囊结石,建议以密切随访为主。考虑到胆囊结石作为明确的胆囊癌的危险因素,本共识提出胆囊结石患者无论有无症状均符合胆囊切除术指征,但并未要求对所有胆囊结石患者立即实施手术。在手术时机选择上需考虑患者的意愿,对暂不接受手术的无症状胆囊结石患者,应密切随访。如出现临床症状、胆囊结石相关并发症(急性胰腺炎、胆总管结石或胆管炎等)及胆囊癌相关的高危因素时,应及时实施胆囊切除术,首选的手术方式是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。

吕昕亮医生团队
吕昕亮医生团队

胆囊切除对消化功能影响

胆汁的分泌来源于肝脏,胆囊并不能产生胆汁,胆囊是浓缩和储存胆汁的器官,肝脏才是分泌胆汁的器官,胆囊发挥缓冲站的一个作用,将一部分胆汁储存起来,并进行适当浓缩,待进食活动开始后,排出胆汁并参与消化。胆囊切除后的短期内需要低脂饮食,一般2-3月后胆管会代偿性扩张起到部分胆囊的作用,可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,在最初的3~6个月内,可能会有一部分患者出现腹胀、腹泻等消化功能紊乱症状可能与手术改变胆汁排泄规律有关,但大多数患者可以逐渐适应,并不会对人体的消化机能产生明显影响。总体来说,胆囊切除术后,对生活的影响较小。

胆结石日常饮食

每天一定要规律地吃三餐,多吃些新鲜水果蔬菜、纤维成分含量高的粗粮,可以起到预防胆结石的效果。少吃高脂高胆固醇食物,如动物内脏以及蛋黄、松花蛋、鱼子、蟹黄、肥肉、油炸食品等,同时海鲜要少吃。

相关文章

推荐医生
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05782285888

在线咨询: QQ交谈

邮箱: lszxyy@qq.com

门诊工作时间: 上午上班时间:8:00-----11:30 夏令时:下午上班时间:14:00------17:30 冬令时:下午上班时间:13:30------17:00 急诊24小开放
关注微信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关注微博
返回顶部